【常見問題】深圳分公司注銷清算期確定、清算備案和時間要求
根據《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》(財稅〔2009〕60號)文件規定,企業應把整個清算期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年度計算清算所得。所以,企業清算期所在的年度內,有兩個所得稅納稅年度,第一個納稅年度是1月1日到終止生產經營之日,第二個納稅年度為終止生產經營之日到注銷稅務登記之日。
(一)第一個納稅年度
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生產經營,按照公司法、企業破產法等規定應該進行清算的,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五條規定,需要把終止生產經營當年度1月1日至實際經營終止之日作為一個納稅年度,于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完成當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,結清當年度應繳(應退)企業所得稅稅款。
(二)第二個納稅年度
進入清算期的企業需要對清算事項,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。企業需要 當自終止生產經營活動開始清算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《企業清算所得稅事項備案表》并附送以下備案資料:
1、納稅人終止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并開始清算的證明文件或材料。
2、管理人或清算組聯絡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。
3、清算方案或者計劃書。
4、欠稅報告表。
(三)企業在清算期內得到來源于我國境外的所得,仍然必須依據《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有關問題的通知》(財稅〔2009〕125號)的相關規定,按照分國(地區)不分項原則,采取“抵免法”,計算按照我國稅法計算的在我國境內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額。
(四)企業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,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清算所得稅申報表》及其附表和下列資料,完成清算所得稅申報,結清稅款。
1、清算報告或清算方案或破產財產變價方案的執行情況說明;
2、清算期間資產負債表、利潤表(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須經中介機構審計的,還應同時附送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的審計報告);
3、資產盤點表;
4、清算所得計算過程的說明;
5、具備下列情形的,還需報送資產評估的說明以及相關證明材料。
(1)資產處置交易雙方存在關聯關系的;
(2)采取可變現價值確認資產處置所得或損失的。
6、企業清算結束要是有尚未處置的財產,同時報送尚未處置的財產清單、清算組指定保管人的授權委托書、組織機構代碼證或身份證復印件。
7、股東分配剩余財產明細表。
8、非營利組織還應同時附著清算結束后其剩余財產的處置情況說明。